当前双季茭白生产管理建议

2024-05-06 15:25:27

信息来源:农技推广中心、金华市农科院

浏览次数:    字体:[ ]

微信扫一扫:分享
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
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

3月份以来,浙江低温阴雨天气偏多,双季茭白质量明显优于去年,但生育进程推迟10天以上。当前,我省大棚双季茭白采收即将结束,地膜覆盖双季茭白已经进入初采期,而露地种植茭白预计在10天以后陆续上市。预计5月中旬以后气温或将快速升高至30℃以上,对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的双季茭白产量和质量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,甚至可能导致部分露地茭白孕茭异常。针对目前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双季茭白种植模式面临的严峻形势,建议采取以下管理措施,尽可能减少后期持续高温天气可能对双季茭白生产造成的损失。

一、地膜覆盖双季茭白田间管理

1.及时施肥。进入采收初期的茭田,及时施用采茭肥。根据田间长势,每亩施用10-3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作为第一次采茭肥,间隔10-15天,每亩施用30-50公斤碳酸氢铵、5公斤硫酸钾,作为第二次采茭肥。长势弱的茭田,施肥量适当增加;长势强的茭田,施肥量则相应减少。

2.保持水位。田间放养浮萍,同时保持10-15厘米水层,每天补充新鲜水源,增加水体溶氧量,利于改善茭白质量。

3.病虫防治。茭白进入采收期,禁止施用化学药剂,发现锈病为害可剥除基部老叶、黄叶等,并带出田外销毁。

二、露地种植双季茭白田间管理

1.水位管理。茭白孕茭以前,如遇持续下雨天气,需排水增温,阴天则田间保持5厘米浅水层;孕茭以后,田间水位提高到10-15厘米,并持续流动灌溉洁净水源。

2.养萍降温。环境温度高于30℃时,菰黑粉菌活性明显下降,茭田养殖并布满浮萍,可有效降低水温5-7℃,确保菰黑粉菌活力,利于茭白植株正常生长发育,减少持续高温天气所造成的损失。

3.科学施肥。孕茭前,严格控制肥料投入,严防过早施肥导致植株徒长、导致推迟孕茭;田间70%以上植株进入孕茭状态,且每亩茭白采收量达到10公斤以上时,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0-20公斤,间隔7天后,茭白进入采收盛期,每亩点施碳酸氢铵30-50公斤、硫酸钾3-5公斤(注意:不能将碳酸氢铵撒施到浮萍之上,而应将其点施到浮萍以下,同时应保持较高水位),间隔7天再次施用相同用量的碳酸氢铵和硫酸钾。对于田间长势过旺、预计会严重推迟孕茭的田块,可尽早采用磷酸二氢钾300倍稀释液叶面喷雾,控制长势,促进孕茭。

4.病虫防控。随着气温升高、湿度增加、植株衰老,易诱发锈病、胡麻叶斑病和纹枯病等,可选用50%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防治病害,复配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液兼治螟虫,每亩药液量30公斤为宜。注意:喷施药液时,应采用人工喷雾,重点喷施植株基部,即中下部;每亩药液量30公斤左右,不宜过多;如遇高温天气,宜下午三点半以后操作;严格把握化学药剂安全间隔期,喷施药液后10天内严禁采收茭白上市。

  打印

  关闭